Google
 

Feb 25, 2008

联合国提醒您:去中国出差的注意事项(图)

联合国提醒您:去中国出差的注意事项(图) 

在联合国有关部门看来,到中国出差的“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项”有7点:Mitbbs.com

(1)Conversation during a meal should focus heavily on giving compliments to the chef (在用餐过程中,谈话焦点应该集中于对领导的大力恭维)。Mitbbs.com

(2)It is customary to arrive slightly early for social engagements (社会交往一般要比约定时间稍微早到一些)。Mitbbs.com

(3) When dining in a restaurant, discussing illness, death or tragic events is not appropriate as it is seen as bad luck(在餐馆用餐,避免谈到疾病、死亡或者不幸事件,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Mitbbs.com

(4) The Chinese do not typically use exaggerated gestures or facial expressions while speaking, and may find them distracting when done by others(中国人在讲话过程中不做夸张的动作或者面部表情,而且不欣赏别人做出类似动作)。Mitbbs.com

(5) Gift giving is important and somewhat ritualized. Avoid gifts of great value, as they may embarrass a Chinese person and may be declined(送礼很重要,而且要仪式化。礼物的价值不要太高,否则会使中国人尴尬甚至拒绝礼物)。Mitbbs.com

(6) People often decline a gift several times before accepting it. Be persistent until they accept(中国人收礼之前先要拒绝若干次,所以送礼的人一定要坚持,直到中国人接受为止)。Mitbbs.com

(7) It is customary to bring a gift when invited to someone's home such as fruit, candy or a souvenir from your home country(接受邀请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时一般要带礼物,可以是水果、糖或者从本国带来的纪念品)。Mitbbs.com

“商务文化注意事项”有8点:Mitbbs.com

(1) Introductions are usually quite formal. The Chinese traditionally nod or bow slightly when greeting. However, handshaking is also common and appropriate(互相介绍相当正式,中国人一般是用点头或者轻微的鞠躬作为打招呼的方式。不过握手还是最常见和恰当的)。Mitbbs.com

(2)If greeted by the somewhat uncommon custom of applause, the appropriate response is to applaud back (如果受到意外的鼓掌欢迎,最好是以鼓掌来回敬)。Mitbbs.com

(3)Appointments should be made in advance(约会必须提前确定)。Mitbbs.com

(4)Punct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na for both business and social engagements(在商务和社会交往中必须准时)。Mitbbs.com

(5)Bring numerous business cards, preferably printed in English on one side and Chinese on the other(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名片,最好一面是英文,一面是中文)。Mitbbs.com

(6) When referring to the nation on formal documents or speeches, it is appropriate to use the full titl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在正式文件和谈话中提到中国时,应该使用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Mitbbs.com

(7) Business is not generally discussed over a meal, though you may be treated to a banquet during your stay. If possible, you should always return the favor(你在访问中会被邀请参加宴会,但在用餐中一般不谈商务。如果可能,最好回请)。Mitbbs.com

(8) Business dress is conservative. Men should wear a suit and tie, while women should wear either a dress or a skirt and blouse(商务着装偏保守。男士应穿西装、打领带,女士应穿套装,裙子或裤子也可)

美国楼市风光五年 重重摔下

美国楼市风光五年 重重摔下 

ps: 对中国也很有警示作用,大家都在一条链上,绷得太紧总有断的那天。不过,从作者描述看起来,最先断的似乎总是最终消费者。对公司,总归是有办法的,只是国家很担心而已。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贷款者。Mitbbs.com

大约从十年前开始,那个时候贷款公司漫天的广告就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满诱人的传单:“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贷款吧!”“没有收入吗?找阿牛贷款公司吧!”“首付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想想看,两年后你肯定已经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为经理了,到时候还怕付不起!”Mitbbs.com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Mitbbs.com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电影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Mitbbs.com

阿牛贷款公司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是钱都贷出去了,能不能收回来呢?公司的董事长——阿牛先生,那也是熟读美国经济史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笔收益看来不能独吞,要找个合伙人分担风险才行。于是阿牛找到美国经济界的带头大哥——投行。这些家伙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主儿(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鼓捣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里面骗吃骗喝的主儿,你说他们看到这里面有风险没?用脚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搞吧!于是经济学家、大学教授以数据模型、老三样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新产品—— CDO(注: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Mitbbs.com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假设原来的债券风险等级是6,属于中等偏高。于是投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CDO两个部分,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4和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行三寸不烂“金”舌,当然卖了个满堂彩!可是剩下的风险等级8的高风险债券怎么办呢?Mitbbs.com

于是投行找到了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又是什么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小意思!于是凭借着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普通CDO利率可能达到 12%,所以光靠利息差对冲基金就赚得盆满钵满了。Mitbbs.com

这样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这样一来就如同阿牛贷款公司开头的广告一样,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款的事情,就算没钱还,把房子一卖还可以赚一笔钱。结果是从贷款买房的人,到阿牛贷款公司,到各大投行,到各个银行,到对冲基金人人都赚钱,但是投行却不太高兴了!当初是觉得普通CDO风险太高,才扔给对冲基金的,没想到这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净值一个劲地涨,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行也开始买入对冲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这就好像“老黑”家里有馊了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邻居那只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把,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反而还越长越壮了,“老黑”这下可蒙了,难道馊了的饭菜营养更好,于是自己也开始吃了!Mitbbs.com

这下又把对冲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还能老实?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10倍的贷款,然后继续追着投行买普通CDO。嘿,当初可是签了协议,这些CDO都归我们的!!!投行心里那个不爽啊,除了继续闷声买对冲基金之外,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新产品,就叫CDS(注: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好了,华尔街就是这些天才产品的温床:不是都觉得原来的CDO风险高吗,那我投保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金,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Mitbbs.com

保险公司想,不错啊,眼下CDO这么赚钱,一分钱都不用出就分利润,这不是每年白送钱给我们吗?干了!对冲基金想,不错啊,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干了!Mitbbs.com

于是再次皆大欢喜,CDS也卖火了!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聪明”的华尔街人又想出了基于CDS的创新产品!我们假设CDS已经为我们带来了 50亿元的收益,现在我新发行一个“三毛”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CDS的,显然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的风险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经赚的50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元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你投资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发规模500亿元。天哪,还有比这个还爽的基金吗?1元面值买入的基金,亏到0.90元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评级机构看到这个天才设想,简直是毫不犹豫:给予AAA评级!Mitbbs.com

结果这个“三毛”可卖疯了,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虽然首发规模是原定的500亿元,可是后续发行了多少亿,简直已经无法估算了,但是保证金50亿元却没有变。如果现有规模5000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低于0.99元时,你不会亏钱了。Mitbbs.com

当时间走到了2006年年底,风光了整整五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阿牛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对冲基金的各大投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Mitbbs.com

http://www.mitbbs.com/news_wenzhang/BusinessNews/31163472.html

Feb 23, 2008

Feb 22, 2008

比尔盖茨在CES的告别演说摘要(笑翻天)

比尔盖茨在CES的告别演说摘要

视频:http://www.youtube.com/watch?v=1lE21kpE3M0

or seach "Bill Gates last day" on www.youtube.com

or http://www.microsoft.com/events/executives/billgates.mspx


在这里,我看了他的演讲实况。重要的东西,老外已经有人总结如下,你自己慢慢看,也能学学英语。
顺便提一句:为了让这次告别演说非常special,非常impressive,盖茨和他的同事精心制作了一个名为“比尔在微软的最后一天”的搞笑视频。当在演讲中间播放的时候,全场几乎笑翻。其中,友情出演的有摇滚歌星Sting,影星乔治克鲁尼,斯皮尔伯格和希拉里等等。比尔在里面扮演了一个四处寻找出路的人。例如,他试图加入sting的乐队,他还试图当演员、当电视节目主持人、当希拉里的总统竞选伙伴……然而,结果都遭到了对方委婉的拒绝:其中一个家伙坐在办公室里头,告诉比尔自己正坐在飞机上,因为比尔的来电已经干扰到了飞机导航系统,所以空姐命令自己必须挂断。
比尔盖茨用这种充满自嘲的幽默,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亲和可爱的背影。虽然他也许并非如此,但是我不得不说,这种商业上的精心策划真是非常成功。喜欢美式幽默的人,读完下面的摘要就去看看笑两声吧。
  Bill appears and after a brief state-of-the-industry intro, notes that this is his final CES appearance. He'll look back on some of his previous experiences, noting how far we've progressed since he declared the "Digital Decade" in 2001 for three reasons:
  1. The promulgation of lower-cost HD displays and soon interactive surfaces.
  2. Mobile intelligence - cellular and GPS enabled products that help us get through the day
  3. Interaction with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mirroring the way we interact with people

  First announcement: NBC Universal is making MSN the exclusive home for NBC's coverage of the 2008 Summer Olympics in China. It's the first "long tail" Olympics: there will be thousands of hours of content available at nbcolympics.com, ranging from the most popular sports to the most obscure-from basketball to badminton. The video will be both live and on demand, with over 30 simultaneous live broadcasts; 2,200 hours of live broacasting and 3,000 hours of on-demand content. All of the video will be shared in Silverlight format in "near HD" quality.

  Hands-on: Never-before-seen demo of the Surface table. In this demo, Bill designs a snowboard for himself-yes, a snowboard-using multitouch technology to try out different designs, then save them to his Windows Mobile phone and share with his friends. I only wonder what his insurance company thinks about his snowboarding plans.

  Robbie Bach, Microsoft's President of Entertainment & Devices Division, will take the stage to cover the bulk of the presentation, talking about:

  • Xbox's banner year - 17.5 million Xbox 360 units sold; 7 titles surpassing 1 million sales mark; U.S. users spent more on Xbox 360 in 2007 than more on any other game console ever
  • TV show deal with ABC Television and Disney Channel for Xbox Live programming, available for direct download to Xbox 360. It includes 500 hours of content, in standard and high def, available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with shows such as Desperate Housewives, Lost, Grey's Anatomy, plus Disney shows including Hannah Montana.
  • Movie deal with MGM - Xbox will offer MGM films in standard def and high def including the entire Rocky series, Terminator, Dances With Wolves, Silence of the Lambs, Legally Blond, Barber Shop and the Bond franchise.
  • New application for Microsoft's Media Room IPTV, distributed by AT&T U-Verse: On TNT, NASCAR fans can choose a view of the race from the camera inside their favorite driver's car via their set-top box; Showtime boxing will let you choose camera angle and audio feeds from the trainer, ref, or the commentators; in CNN's coverage of US presidential campaign, viewers can vote on issues, gauging voter opinion in realtime.
  • Media Center Extender support is growing in the consumer-electronics industry, led by Samsung, which will be working on a connected TV with MCE capability.
  • Zune 2 off to a good start, with 1.5 million people starting Zune social fan pages since the service began in November. Bach will announc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Zune in Canada, the first distribution outside the US.

  When Bill takes the stage again, he will demonstrate a "device of the future," something that won't necessarily become a product sold by Microsoft, but still a good glimpse of things to come. The device will ostensibly store and catalog all of Bill's memories so that he can pull up a reel of all his past CES keynotes. At one point, he will snap a picture of the Venetian auditorium and the gadget will recognize the venue, proposing various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he might enjoy after the keynote.

  This is a rough sketch of the proceedings, one that's bound to change considerably. I'm told there will be some surprises-maybe a celebrity guest or some farewell treat. Who knows? That's why we plan to catch the whole event, and fill in any gaps that may be missing from this otherwise thorough digest.

 

ps: Big G is indeed cool! i can even copy the clips from youtube to my blog easily. simple copy the link in browser navigator and LiveWriter will do the rest for you

Keynote - Bill Gates' Last Day - January 6, 2008

if you cannot see the video, try this link.

Feb 19, 2008

强人自拆小白修IS

http://home.fuse.net/pets/EOS/70-200/70-200.htm

拯救小白

转载:

昨天阴风凄雨,在家围炉火锅,吃罢修文曲星,兴致高昂,想起还有一小白从未染指,于是取出。这小白是知名不具大仙两年前送我的,山海经上说他是驾独木舟在佛州渡水之时,不慎船翻入水,摄影包和镜头也进水了。他后来力拼保险公司,喜获赔偿,于搬家前送了给我这些玩具。这些玩具伴随着我两年,前几个月把50/1.4标头拆开清洗了一下,因此这次信心大增。
网上有人拆过小白IS,
http://home.fuse.net/pets/EOS/70-200/70-200.htm
不过他的目的是修IS机构,前面的镜头组都没动,而我的目的是擦前面的镜片,也许还有中间的镜片,所以操作起来完全不一样。拿到小白时,我当时也有一小白,相比之下,对焦一点不慢,说明电子部分尚好,只是镜头里面水迹明显,严重影响使用。去年我把小白扔进了医院,从此过上了85mm最长的生活。昨天一时兴起,拆!抱歉下面的照片没有精心拍摄,主要是当时为了留个记号好安装回去之用。
1。万里长征始艰难。
第一步明显就是拆四个卡口螺丝,可是拆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个螺丝口滑丝了,也许是我以前不小心动过?这次废了大半个小时,用一字型螺丝刀重新划口子,并用钳子砸螺丝刀,好在小白皮实,也没受损。也许是砸动了螺丝吧,居然最后很轻松地旋开了螺丝。然后就是固定触点的螺丝,好像是5个,一个一个拆下,卡口就可以和触点分离。

尾部外壳又是靠4个螺丝跟前面连接,旋开后外壳就可以取下,取下之前最好记一下方位,变焦标度线和70mm是对准的。

2。拆线,拆线,惊起一身冷汗。
然后就可以看见后镜头组了,这镜头组是放在塑料里面的,靠两个螺丝和前面固定。这里面又有5组软导线连在线路板上。外面包着黑胶布,小心把胶布拨开,上面3组软导线(线1,2,4,其中1在背后)可以在旋在两个螺丝之前就可以拆掉,下面的两组软导线(线3,5)必须把螺丝旋开,慢慢拉出后组才能够得着。

近看:
线1:

线2,3,4,5

拆线千万小心,昨天拆的时候用力过猛把线4的卡位的塑料拔了出来,发现卡位塑料有开裂迹象,好在我立即用强力胶补上,最后放回去的时候已经很结实。如果把线搞断了,那就只能送佳能修了。我发现另有一组线完全没连上任何东西,拆开时就已经这样,难道是为IS预留?

2个螺丝,5组导线拆开之后,后组和线路板就可以取出来了,取出来之前还是要对准位置,以便最后放回去。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螺丝过大江取走后组后,发现中间变焦机构。里面都是铮铮铁骨,不由赞叹用料结实。由于这个变焦结构我不需要拆,我只需要把这组整体移走即可。螺丝都在那边摆着,继续旋开5个定位螺丝。

取出前记下软线的进出位置,以便放回。

取出外壳之后,露出马达。

在马达和外壳之间有3个定位槽固定它们之间的位置。

下面到底该怎么拆,我当时是完全没有主意,只知道一步一步往前拆,于是又拆了5个马达的螺丝,取出马达。现在想想,也许这步不需要。

拆出马达之后,发现马达靠一根竿子来连到前面对焦组。如果仔细从镜头看下去,能看见前面有一个塑料槽,这根竿子就是插入这个槽来带动对焦机构运作的。所以方位很容易确定。

4。路漫漫其修远兮,螺丝螺丝在哪里?现在就进入了关键地方。外表上看,就这个螺丝和3个白套套住的螺丝,这3个应该是滑动对焦镜片组用。我把3个螺丝拆开之后,发现没用,又装回去了。外表那个螺丝非常紧,我拆不下来,还把它弄滑丝了。后来仔细一看,这个螺丝只是限位用,似乎没有其它任何作用。

折腾了大半个小时,还是不得其解,郁闷啊,郁闷。
5。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园香径独徘徊。
虽然感觉也许对焦橡胶环内有窍门,但是摸了几圈之后觉得很平整,不象有螺丝的样子,又生怕对焦橡胶是粘在里面金属环上,硬扯会把橡胶搞坏,以后影响使用,于是虽然怀疑有可能里面有螺丝,但是还是没敢动。在反反复复实践失败和思想斗争之后,决定拆对焦橡胶环。用两个镊子,每个的一脚塞进去,撑大,移出,才发现橡胶环并没有任何胶粘在金属环上,只是因为比较紧而已。拆开之后,发现了命门所在。在对焦外壳上有几个洞,旋转这个对焦环就能发现到某处时能看见里面机构的两排固定螺丝,小心拆开之后,外壳滑落,里面出来。



拆到这步,我意识到,如果只是前组内片有水迹,可能完全没有必要从后开拆,可以直接从对焦橡胶环那边开始,具体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没法确认,以后要是有人想这么做的话,可以一试。这时,里面的5个固定前组的螺丝就露了出来。佳能在外面螺丝包了一层塑料膜,看来是
为了防止水汽和灰尘进去。


小心把这层塑料膜拨开,取下螺丝,前组就拿出来了。拆掉2个螺丝的时候发现用3个螺丝固定了的镜片居然是可以动的,后来才明白这个可能是佳能为了微调对焦用。
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DIY。
可以看见,前组内面上都是水迹。

因为我平时都是不怎么擦镜头的,家里也没有好的清洗液。正犯愁之际,想到去年为出游在walmart买的蔡司镜头纸,于是拿出,擦拭干净。

同时,又发现里面镜片的内外两面都有水迹,
这是外面:

这是拆开后拍摄的内面:

虽然不在镜头中央,但是既然已经拆到这一步了,还不乘胜追击?接着把3个定位螺丝拆开,

取出镜片,两面擦干净。

看看所有零件:



然后反向安装回去,注意前组装回去的时候我发现前组可以前后移动地装回去,才意识到也许这个机构是为了微调对焦,为了安全起见,我把前组装回到原来螺丝的位置。最后一颗螺丝没多,一颗没少。卡口后上面那个已经滑丝的螺丝我没装回去,生怕以后麻烦,只装了左右上3个螺丝,下面的那个,因为受力是互相压,所以没有也问题不大。今天回去看看那个废弃的17-35的螺丝是不是一样,要是一样,移花接木就可以了。
动过手术的小白重新屹立了起来!

试了一下,对焦迅速,成像良好,我心满意足!


感叹:
1。佳能L头的密封性非常好,里面除了前组有水迹之外,其它部分一点被水泡的痕迹都没有。不过经过这次手术,不知道我这手工作坊对密闭性造成了什么不好的影响,估计以后是不敢在雨天用小白了。要用,至少也得包层塑料膜再用。里面的部件虽然都是塑料作壳,但是很硬朗。
2。还是DIY自己修比较好啊,我昨天是边拆边琢磨,刨去中间吃饭休息,大概花了半天多时间,小心,记录每一步,不使蛮力,应该没有问题,感觉经验值暴涨。
3。最担心的事,螺丝滑丝。一旦滑丝,基本上得花半个小时去折腾一个螺丝,还未必能搞定,太不划算了。所以后来我基本上就是用0号和1号螺丝刀,不过这两个比较细,没法用力。可以用钳子夹住螺丝刀,顶住螺丝,一旦听见轻微喀嚓一声,说明旋开了,稍微再用钳子顶着转几圈之后就可以不用钳子了。一定要顶得紧,否则因为手上没数,更
容易滑丝。
最后,再次感谢知名不具大仙!

track: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hotoGear/31177598.html

新浪博客:东方文化西方语

http://blog.sina.com.cn/zhaihua

联合国提醒您:去日本出差的14个注意事项

tokyo1.jpg

泛联合国系统的职员出差之前要向联合国的安全协调机构报批,确认没有安全问题才核准。你别以为只有去阿富汗、伊拉克、肯尼亚才有这个问题,即便是去日本也要公事公办,比如这一阵子“毒饺子”新闻在日本闹得甚嚣尘上,谈“饺”色变,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出差自然要好自为之。

除此之外,联合国安全机构还负责提供一些General Cultural Tips(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项)和Business Cultural Tips(商务文化注意事项),要求出差的联合国官员入乡随俗,不要在无意中伤害了当地百姓和商人的感情。那么,在联合国看来,去日本有哪些要注意的文化差别呢?

“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项”有6项:

1) When entering a Japanese home, it is customary to remove shoes and position them facing the door. Follow your host's example (进日本人家里的时候,一般来说要脱鞋,将鞋尖对着门口的方向,可模仿主人的动作).

2) Most Japanese people avoid direct eye contact during conversations(大部分日本人在谈话间避免与对方目光对视).

3)If using chopsticks, avoid using them to point at someone and do not leave them sticking up in a bowl of rice(使用筷子吃饭时,不要用筷子指人,也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饭碗里).

4)Only ask people about their spouse or children if you are sure your conversational partner is married/has children. Asking unmarried people about a spouse or childless people about children may embarrass a Japanese person(在于日本人交谈时,只有你肯定对方已经结婚并有孩子的情况下才可问及对方的配偶和孩子。如果向没有结婚或没有生育的人问侯配偶和孩子会让日本人感到尴尬).

5)It is customary to bring chocolate, cookies or cakes when invited to a Japanese home. Purchasing them in a department store where they will be wrapped is recommended(如果被邀请到日本人家做客,一般可以带巧克力、饼干或者糕点作为礼物。最好在大型超市购买礼物,并且包装).

6)The Japanese do not usually open gifts when they are presented(给日本人送礼时,日本人一般不会当面拆开礼物).

“商务文化注意事项”有8项:

1)The Japanese are accustomed to shaking hands upon greeting, though bowing is traditional and sometimes used as well. If your are bowed to, return the gesture by bowing either to the same depth or lower - the depth of your bow is indicative of the status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 and your counterpart(鞠躬是日本人见面打招呼的传统习惯,但也习惯于握手。如果对方向你鞠躬,你也要向对方鞠躬,深度应与对方相当或者稍微深一些——因为鞠躬的深度标志着你与对方在地位上的差别).

2)Consider using the honorific suffix san when addressing people when introduced: Mr. or Ms. Yamada can be addressed as Yamada-san(与日本人见面时使用敬体,比如与山田先生或者山田女生见面时应该称对方为“山田桑”).

3)Business cards are usually exchanged upon introductions. It is advisable to have yours printed in both English and Japanese. Use both hands to both present and receive cards. Read the card carefully before putting it away(在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时递上名片,名片最好是用日语和英语双语。注意要用双手递,也用双手接名片。接到名片后认真阅读以后,小心翼翼地收好).

4)Make business appointments in advance and be punctual(上午约会一定要提前确定,准时抵达).

5)Entertai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siness arrangements and usually takes place after business hours at a bar or restaurant. Although business may be discussed, these outings are primarily occasions for building friendships(娱乐是商务交往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是在下班时间去酒吧或者餐馆。在这种场合虽然也可能涉及商务,但主要是建立友好关系).

6)Business dress is formal and conservative. Men should wear a suit and women should wear either a dress or a suit(商务穿着偏正式和保守。男人穿西服,女人也要着套装).

7)Business gifts are very important in Japan. The gifts should always be wrapped and are often presented at first business meetings(商务礼品在日本非常重要。礼物必须包装,一般在第一次见面时呈上).

8)Be aware that the Japanese try not to disagree openly. They may avoid saying "no" by giving an unenthusiastic "yes."(注意日本人不喜欢当众否决别人的意见,他们不说“不”,但是用一个不那么坚决和真诚的“是”来表示“不”的意思)。

我多次到日本出差,上面的注意事项自然烂熟在心,我还可以补充一个小贴士:检查一下箱子里带的袜子,有小洞的坚决扔掉,否则在日本吃饭、做客的时候就糗就出大了。我的一个法国同事,秉承法兰西人的伟大传统,一双袜子新3月,旧3月,有了洞洞再穿3个月。他就是从日本出差回来以后才彻底改掉了这个艰苦朴素的不良习惯。

Trac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70cb201008gla.html

Feb 16, 2008

Google:一个浑序组织的试验

不论怎么看,Google都是一家很特别的公司。从其内部的组织管理到表露于外的种种商业行为,人们看到的是让人困惑的混乱。在Google总部,不论哪天员工都能够带着宠物上班,他们还可以在这里练瑜珈、做按摩、玩电子游戏。总部大楼的走廊里摆放着许多连在一起的白板,员工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随意乱涂乱画在白板上,甚至也可以在上面涂鸦。Mitbbs.com

全世界的网民都知道Google是做搜索的,但这家公司在其核心业务之外的大举扩张更是令人难以捉摸。从推出Google DOC文档软件挑战微软,到进入手机行业,该公司的举动虽非惊世骇俗,但的确很难用寻常来形容。2007年11月27日,Google又出其不意地宣布准备进入一个不论如何都很难与Google联系起来的领域——再生能源技术。华尔街一些悲观的分析师认为,尽管Google财大气粗,但广撒网式的多元化可能会对其主业造成不利影响。然而,该公司创始人佩奇却表示,不积极开拓新业务对公司造成的危害会更大。Mitbbs.com

这就是Google,一家让人觉得大而小、混乱而有序、熟悉而陌生的公司。该公司上市前发表的募股说明书中即特立独行地写道:“Google不是常规的公司。我们也不想做这样的一家公司。”这或许是Google关于其理念的最袒露、最直白的阐述。也正因如此,我们很难用常规的思维来解释其行为。Mitbbs.com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Google代表了一种正在萌发的企业组织形式——浑序组织,即将混沌与有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按照系统论的理论,复杂系统运行在有序与无序之间时,会进入所谓的混沌边缘状态,也就是既稳定又不稳定的状态,而只有当处于这种状态时,系统才能够最有效地发生变异和创新。显然,当用浑序组织的尺度对Google进行衡量时,我们就能为该公司的行为模式找到合理的解释。Mitbbs.com

浑序组织的一大特征是:整体与个体都是自组织和自支配的,整体与个体之间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原则,目的和原则具有持续性,而形式与功能则具有可变性。Mitbbs.com

在Google,个体的自组织和自支配特点显得尤为突出。该公司鼓励个人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从事自己喜欢的课题研究,Google表现出来的“混乱”部分原因正在于此。然而,这也是个体自组织和自支配的有力保障,创新的能量就在这种自组织和自支配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Google的不少产品,如Gmail、 Google News,都是在“混沌”之中被开发出来的。Mitbbs.com

能体现Google自组织的最新例子之一是Google 101的开发过程。克里斯托弗·比茨格里亚是Google一位年轻的高级软件工程师,该公司大多数员工都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招收。比茨格里亚认为,这些人在刚加入Google时最需要的是接受高级培训,因此与其进入公司再培训不如让他们在上大学期间就接受培训。Mitbbs.com

2006年秋的一天,比茨格里亚在会议间隙碰到CEO埃里克·施密特,他大胆地向施密特提出,打算利用他的20%时间开设一个课程,对他的母校华盛顿大学的学生进行培训。施密特对此表示赞赏。Mitbbs.com

接下来的几个月,比茨格里亚充分发挥其创业精神,拉到了一批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志愿者以及他在Google同事一起实施其计划。9个月后,比茨格里亚又找到施密特,提出了一个令后者始料不及的想法——利用Google强大的电脑服务器机房,为学生、研究人员和创业者提供类似Google那样的强大计算能力。现在,这已成为Google重要战略内容之一。Mitbbs.com

施密特后来承认,最初他以为比茨格里亚只是打算将它应用在教育领域,因此对于比茨格里亚到底做什么他并不是很关心,不过他认为,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即使失败了比茨格里亚也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Mitbbs.com

另一个例子是敏捷软件开发方法(agile programming)的推广。这是一个将反馈尽早地和经常性地纳入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方法,以前曾在该公司的某些部门采用过。Google一些工程师希望在公司内推广这种方法,不过,他们并没有先找领导汇报请示,而是自发地组成了“敏捷开发谷类”(Agile grouplet)。他们争取到了尽可能多的小团体,向这些小团体教授这种新方法。他们还通过分发有关该方法的书籍,在公司内部举办主题讲座,设立“敏捷开发办公时间”,为其他员工提供咨询等方式促进人们对这种方法的了解和认同。Mitbbs.com

自组织和自支配要以共同的目标和原则为基础,否则企业就可能会陷入混乱。对于其企业目标,2004年Google上市前,赛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发表的《创始人书》中写道:“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能显著改善尽可能多人工作生活的服务。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做一些我们认为能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事情,哪怕短期财务回报并不明显。”Mitbbs.com

这样的目标知易行难,因为如果得不到企业员工的认同,它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幸运的是,Google在招聘、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做法使它避免了这种情况。Mitbbs.com

与大多数企业相比,Google在人员招聘方面的支出是最多的。据估计,该公司从事招聘工作的员工数量与其员工总数之比曾达到过1∶14,远远超过了思科在 1990年代末创下的1∶65的记录。更重要的是,Google有一套严格的招聘程序,以确保招聘到的员工与公司志同道合。用该公司首席文化官斯塔茨·苏里文的话来说,就是在招聘时要看他们是否属于“谷类”(Googley)。Mitbbs.com

Google 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也有助于它将个体与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该公司一位产品经理宾杜·雷迪在谈到Google独特的组织结构时说:“我认为,公司越大员工为公司工作的动力越弱,而为顶头上司工作的动力就越大。通过采用非常扁平的组织,Google消除了这个问题。”Mitbbs.com

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同样也体现出了浑序组织“形式与功能可变性”的特点。例子之一是其产品开发结构。该公司最初采取的是传统结构——BCG 矩阵法,这种方法适合于连贯性的创新。Google后来认识到,该方法尽管生产率高,但创造力和创新相对却较低,尤其是不利于非连贯的创新。因此, Google后来很快采取了灵活的小组创新方法。Mitbbs.com

Google 鼓励员工经常提出大胆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设想,主管们会根据情况指派小组来评估这些想法是否可行。一般情况下,提出设想的工程师(该公司几乎每个工程师都带有一个常见的头衔,如产品经理)都能牵头组成一个人数不多的小组,按其想法去实施。这种灵活的组织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因为即使遭到失败,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美国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卡提克·霍萨纳加尔指出,这种形式能防止官僚主义决策对创新的阻碍,使Google应付因员工数量急剧增加而带来的挑战。Mitbbs.com

鼓励尝试而不惩罚失败的文化,极大地解放了员工的思想,使他们跳离短期利益的束缚。比茨格里亚深有体会地说:“请求原谅比请求允许要容易得多。”其言下之意,某些情况下员工完全可以先斩后奏。公司创始人就曾经承认,Google的许多成功都是来自于原来不被公司管理者看好的东西。实际上,Google员工在没有获得最高管理层支持而进行开发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这在许多公司中很难想象。Mitbbs.com

独特文化的背后是管理者对于思想多样性的容纳,以及Google回报而不惩罚失败和试验的薪酬制度模式。在Google身上,我们能看到浑序组织的其他一些特征,包括容纳并培育多样性和变异,分散与集中的统一,合作与竞争的结合等。Mitbbs.com

在 Google,管理者采取措施鼓励员工保持开放心态,比如鼓励开发人员对公司任何产品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或为其增加新功能,不论他们是在哪个产品开发小组。这不仅有利于公司内的思想交流,也使不同产品开发小组的成员能够对小组外的思想保持开放。Mitbbs.com

然而,Google并非只有分散和自由,它同时也有适当的集中以及必要的纪律和原则。比如,尽管该公司鼓励员工的个体创新,但每年它都要举行多次头脑风暴大会,每次约有上百名工程师参加。在产品开发方面,Google有一条“七二一”原则,即将70%的时间用于核心业务搜索/广告业务的开发,20%允许技术人员自由创造,其余10%用于那些可能无法解决但它觉得值得追求的想法。为避免因散而乱,该公司每月都要围绕其产品投资进行重新安排,并经常性地进行产品战略评估。Mitbbs.com

另外,它也有详细而明确的程序以确保能够持续不断地捕捉到新的设想,对它们进行评估,并确保新设想的提出者能够获得应有的反馈。沃顿商学院一位教授就指出,对于其核心业务,Google是非常有纪律而且是完全以业绩为导向的,这就使它极好地处理了专注于核心业务与不断寻找新机会之间的矛盾,增强了它对商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Mitbbs.com

不过,随着Google的不断长大,外界对它的担心也愈发明显。这些忧虑并非毫无理由。截止到2007年9月底,Google的员工数已超过15000人。人员增多往往会减缓决策速度,而且也不容易使员工感到自己对企业的个人影响力。另外,随着一些具有诱惑力的股票期权被陆续执行,激励难度加大, Google的物质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它是否能够持其富有活力的浑序状态还是将进入一个成熟公司所共有的流程化,这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命运。Mitbbs.c

Track: http://www.mitbbs.com/news_wenzhang/ScitechNews/31166085.html

Feb 15, 2008

Tips: download google books

Method1:

目前最简单地下载google电子书的方法
kylix曾发过firefox加greasemonkey(Butler脚本)的方法下载GOOGLE的图书(http://emuch.net/html/200604/227539.html),但“greasemonkey插件现在已经更新到0.5.3了,butler的脚本也因google print改名为google books而不能在书页上弹出右键。导致以前的google print下载方法不能奏效。”(http://www.igreen.cn/index.php/13072/action_viewspace_itemid_4013)。
本人发现用greenbrowser浏览器可轻松下载google电子书。
在books.google.com中找到图书。
greenbrowser中工具上选择“解除鼠标左右键限制”
在书页上右击鼠标,“图片另存为”,保存。
翻页,保存。
去掉文中高亮字的方法:将地址栏中的“&dq=*******”去掉,回车。
google电子书的为JPG或PNG格式。
缺点是要手工翻页保存。
greenbrowser:
http://www.morequick.com/indexgb.htm
简体中文版
安装版(1100k)
http://down.5igb.com/GreenBrowserGBSetup.exe
绿色版(930k)
http://down.5igb.com/GreenBrowserGB.zip
绿色迷你版(550k)
http://down.5igb.com/MiniGB.zip

Track: http://emuch.net/html/200703/421797.html

Method2:

下载Google book的另一种便捷方法——firefox浏览器+ScrapBook插件
1. 安装firefox浏览器。已使用该浏览器的省略这一步。没有使用的到网上搜,下载。
2. 安装ScrapBook插件
到这个网址http://amb.vis.ne.jp/mozilla/scrapbook/去、或者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427,点击Install ScrapBook 安装该插件。
3.打开google book。地址如下: http://books.google.com/
4.搜索你要的书籍,阅读。上下拖动滚动条使所有可预览页显示出来。具体参看: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01169&fpage=1
5.点击鼠标右键,获取页面。(注意:是获取页面,不是获取所选内容)。
6.在firefox侧栏打开scrapbook,右键点击刚才保存的页面,选“工具”->“查看文件”,打开页面所在的文件夹。
7.在文件夹中选择以book开头,后缀名为.dat的文件,复制,粘贴到你想粘贴的文件夹中。
8.用ren *.dat *. Gif 的dos命令将它们改为图片文件。或者直接下载以下附件到文件夹,解压,双击。
9.用pdf生成器生成图书。

Track: http://www.soudoc.com/html/16/t-8580916.html

Feb 11, 2008

Tips: 降低Firefox内存消耗

Tips: 降低Firefox内存消耗

为Firefox设置快速缓存

在默认情况下,Firefox只会使用系统内存而不会使用快速缓存,如果为其设置使用快速缓存,那么就可以减轻内存的负担。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1、打开Firefox浏览器。

2、在地址栏中输入“about:config”。

3、在“过滤器”中输入“browser.cache.memory.enable”。

4、要先确保其值为“true”,如果不是的话,可以双击这个项目,之后它的值就会转变为“true”。

5、在浏览器中右键点击后选择“新建”>“整数”。

6、输入“browser.cache.memory.capacity”后点击“确定”。

7、接着,你需要在此输入一个值,而这个值的大小则取决于你计算机物理内存的大小。

8、如果你的内存大小为256MB,则输入“4096”;而如果你的内存大小为512MB的话,则输入“8192”。

9、注意:如果你的内存还是128MB甚至更低的话,那么建议购买内存升级,内存现在并不是很昂贵。

提示:如果你想要恢复默认设置的话,你可以将“browser.cache.memory.capacity”的值改为“-1

当Firefox最小化时释放内存

1、打开Firefox浏览器。

2、在地址栏中输入“about:config”。

3、在浏览器中右键点击,选择“新建”>“布尔”。

4、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config.trim_on_minimize”,接着点击“确定”。

5、选中“true”,接着点击“确定”。

6、重新启动Firefox即可。

下载并安装Session Manager扩展插件,它能够为你保存文本数据、历史记录以及cookies。它能够让你在Firefox关闭时还保留之前打开的网页

Feb 10, 2008

Tips: google book 的保存、浏览和打印方法

Tips: google book 的保存、浏览和打印方法(转载)

google book很显然是个好东西,但限制多多。这两篇博客教我们如何突破限制。孔已己老先生都说了:窃书不算偷。

地址一: http://blog.sina.com.cn/u/453e42ee010003t0

关于google books书籍的下载方法

什么是google books
google books是Google近来增加了新的搜索引擎,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图书,据说是和多家大型图书馆合作,目标是在10年内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图书馆。但是google的目的并不是给人下载,而是供读者简单检索以向出版商和书店购买该书,因此也没有任何收费项目。其图书目前采取的是图片的方式,大部分图书均包含所有页面。

在打开 http://books.google.com的页面输入查找的关键字,搜索。得到包含该关键字的ebook,选择一本书进入
因为版权问题,google的书并不是每一页都能看,它只允许你浏览一部分(官方说法是20%多吧)。而且书中的每一页均是gif图片,在一般的浏览器中受到保护,只能看,不能下载。
所以对每个找书的人来说,现在的问题就是:先:能看到的页能下载下来吗?进而:不能看到的页能通过什么方法看到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是已经解决,方法用很多,试用后,感觉最方便的还是用firefox及几个java插件的方法了。
步骤:
1.安装firefox;
2.用firefox打开网址
http://greasemonkey.org 选择信任站点,安装
3.重新打开浏览器firefox,打开地址 http://diveintomark.org/projects/butler/
右击链接Download version 0.3 of April 14, 2005,选择install user script
4.重新打开浏览器firefox,检索http://books.google.com/ 打开电子书。右击图片,可以选择保存了。

接下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如何看完整本书

因为goole books限制了上下只能看三页,达到三页后,到下一页的按钮会失效。

一个相当笨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所能达到的最后一页搜寻某单词检索,在结果中找到该页,打开可以继续向下看。亦即:

一开始打开第一页,于是可以达到第三页,在第三页搜寻某单词,检索后返回若干结果,找到第三页,打开,于是可以到达第五页,以此类推。

但这样的方法都太费时费力。

通过偶的仔细揣摩,偶发现可以通过组合关键字利用左边的search in the book来解决这个问题。search in the book这个工具可以在在书内检索,把符合关键字的页面给出链接,所以,我们可以找几个这个书的常出现的词,组合起来,来达到覆盖所有页面的目的。
比如:market mircostructute theory这本书
常用的关键字有:market,stock,information,spread,volatility等,其实有个窍门,如果这本书定量的东西比较多,大可用数字来作关键字覆盖书,经实验,用1 2 3 4 5就可以覆盖大半本书(这里有个问题,不能采用太常见的英文单词,如:is the a 等,google会忽略它们的)
这样,我用market OR 1 OR 2 OR 3 OR 4 OR 5就把288页的整本书全覆盖了,这样就克服了google的上下三页的限制。(令人汗的是,在国外一个讨论google print的论坛上,看到别人发现一个非常好玩的bug:只要在search in the book工具栏里输入200,不管任何书,都可以把页面链接全显示出来。我已经检验过,绝对管用,不知道是不是google内部人故意留的)

找到每页的链接,但这时也很难把书看完,大概看个10页左右,会提醒你输入你的google帐号(包括gmail等服务的帐号均可),输入后,又可以 看个20 左右。然后会再跳出页面限制你继续看。这时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其中涉及到goole的cookie,如果不更改cookie,你将只能等待24小时,以使得其失效。
通过使用不同的google的帐号。为此,我注册了10个以上的gmail,当一个帐号下载受限时,注销,换另外一个上,每个帐号可下20左右,于是,这样基本可把google允许下的所有页面下载完,如那本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共288页,偶下了能下的250多页(为什么说是google允许下的全下了呢,因为google的每本书都有一部分页面是怎么也不让浏览的,页面链接提示为Sorry, this page’s content is restricted.每本书大概10%-15%左右)
但是现在,登陆gmail账户好像特别困难,好像一天只能登陆一次,一部计算机也只能登陆一次,加代理的方法不知道是否行的通?下次试试,不过好像google的代理很难找。
地址二: http://www.blogboy.net/user1/1262/archives/2005/49661.html

原创+总结:googleprint改成Books.google.com后看全文技巧。

MaTToiD 发表于 2005-12-7 1:05:07

greasemonkey 插件现在已经更新到0.5.3了,butler的脚本也因google print改名为google books而不能在书页上弹出右键。导致以前的google print下载方法不能奏效。但是google books又太好用,只有自己想办法了。办法很简单用ie就好了,看你想要的那几页,然后到IE临时文件夹里找几十k的jpg文件,book.XXXXX打头的,注意最好提前清空一下临时文件夹。考出来,用acrobat 作书,然后A4横向每页两张打印,然后对折就是一本很好的书了。

Notes:

1、有人发布了bulter的修正,但是我测试不好用,你可以自己再试一下。
1 装firefox;自己找下载地址吧,baidu和google能搜索很多。
2 安装greasemonkey插件:
用firefox打开网址
http://ftp.mozilla.org/pub/mozilla.org/extensions/greasemonkey/greasemonkey-0.5.3-fx.xpi
选择信任站点,安装。此时要重新启动firefox,使greasemonkey插件起作用。
3 安装修正的butler脚本:
请先下载下面的附件, 解压,打开浏览器firefox,用firefox打开附件脚本文件,再从“工具”-“Install this user script”,弹出新窗口,确定。
这样,该插件就能够像以前在google print下使用了。
如果以前安装过上述的1-2步或1-3步,您可以直接按第三步操作,以更新butler插件。
UploadFiles/2005-12/127314930.rar

2、限制页完全可以同过使用不同的gmail帐户登陆除去,至少我现在遇到的是。要邀请发信到DENGNAN@GMAIL.COM。

3、黄色高亮部分可以同过删除地址栏中的dq=后面的搜索字符在回车进入,而删除。

4、这是小木虫上的方法,以前用过,感觉可用但是不好用,改book以后没式过。但也转过来作为参考:

print google 直接下载Adobe 格式电子书的实现

print google一般情况下只能看不能下载,现已有专家已探究出存档为图片形式的东西。我在这里探讨一下如何直接下载,实现adobe形式的电子书籍。
工具。实现adobe格式的电子书下载,需具备三件工具。一是Touchnet浏览器;二是Adobe professoral 7. 三是IE浏览器。不要告诉我说没听说前这两件东西,上百度search一下,多的是,赶紧装上,我们就靠它了。下面我们开始干活了。
1. 打开Touchnet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print.google.com,找到并打开你要的书籍。在touchnet浏览器工具栏的下拉菜单中找到克隆该页,存盘。好了,Touchnet浏览器的使命任务就完成了。

2. 找到你刚才克隆的文件夹,在文件夹里发现有许多以*。mht格式存放的文件,找到你的书籍,仔细看,就是那个以你那本书命名的一个文档(比如,我要下载一本名为“Real Life Economics”的书,在该文件夹中就有一个“ Real Life Economics- Google Print.mht”文件,点击两下打开。

3. 如果你的浏览器默认的是IE,这时就会以IE浏览器重新打开你刚才存的哪一页。让我们看看为什么要IE,它有什么作用?由于你安装了Adobe professoral 7,这时你可看到IE浏览器的右上角(或左上角)有可以将html格式的文件直接转换成adobe格式的标志(通常,点击它就可保存为adobe格式的文件)。所以IE的作用就是通过它将刚才的文件转为adobe的格式。

4. 点击IE浏览器的右上角的adobe, 开始转换,不对!!,出来的是”adobe had an error converting to PDF”,失败了。兄弟别急,操作程序不对。这时我们改变策略,先点击翻页(见书的右上角,不管往前翻或往后翻都行),这时再点adobe,这时就可转成 adobe的pdf格式了。呵呵,不过别高兴太早,看看,pdf文件中除有翻页符外居然是白板一片,还是啥也没有。小样,我今天不信就整不了你了!!在 adobe中继续翻页(不管往前翻或往后翻都行都行),看到没,文件出来了,这就是你要下载的文件,往后翻是后一页,往前翻是前一页,好了,都存在pdf 文件里了。如果你要看整本书,按以前专家说的方法在pdf文件里的“Search within this book”输入你要找的页码或单词,呵呵,照样出来,还是pdf格式的。赶紧存盘吧,大功告成了。
说明:这里只讨论如何将print google 存为pdf格式,并不探讨如何看全书(呵呵,我也想知道),所以别问我如何把整本书存下来,但如果你能把整本书看下来,这种方法肯定能把这本书转为pdf格式的电子书。

Feb 9, 2008

美国记事:08大选

one of the biggest thing in 2008 is the president election. this year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before, because there's a first woman competitor Clinton and a black man Obama. Though they all are belong to the democrats, the whole process is very tense.

Clinton got the support from women and elders, while Obama's from the young. it's said Obama inspires the young to attend politics this year.

the mndaily said, "Obama sweeps Clinton on campus". in UoM, Barack Obama won the DFL caucus held at Coffman Union on this Tuesday in a landslide on-campus victor. He carries nearly 85 percent of the Coffman votes, with rival democrat Hillary Rodham Clinton behind with just 15 percent.

for Republicans, McCain wins campus, lost state.

Tips: 远程即时通信软件Live Messenger的安装

1.下载

http://get.live.com/messenger/overview

2.注册一个<your name>@live.com 或者<your name>@hotmail.com的邮件帐号,此邮件帐号即为Live Messenger的帐号

Feb 6, 2008

午饭和冰水

今天是中国农历的年三十

按照这边的规矩,大家都还在上班。因为老板是华人,所以下午特地取消了实验室的例会

上午仍然是老安排,不过先给家里打了电话,然后趁机溜到图书馆去,Walter Library还是很好的,古典、大气、安静,正是我喜欢的风格。

中午仍然是去Huffman午饭,看在很多天都没有喝冰水的份上,今天特地按照老美的习惯,多要了一杯饮料。坦率说,对明州的生活,我还算是很适应的,不多的几件不能适应的事情之一,就是这个吃饭时上冰水,不管室外温度是十度还是零下二十度,一律在就餐的时候奉上一杯冰水,而且还唯恐不冰,要再往里面加很多冰块。如果是去中餐馆,那就更有意思了,往往是先送上一杯冰水,然后再奉上一壶热茶。一口菜来一口饭,左嘴冰水右嘴茶,那个感觉真叫——爽!

Feb 1, 2008

美国社交礼仪二十戒

美国社交礼仪二十戒

1.切莫搭便车

在美国旅行,切不可随意搭便车,这是由于美国社会治安情况造成的。搭便车而被抢去钱财或遭到凌辱之类的案件在美国屡见不鲜。有些歹徒看到路边步行的女性,就主动停车,殷勤要求送上一程。如果误以为他是好意,无异于羊送虎口。碰到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冷言拒绝,不要多加搭岔。

不仅如此,遇到要求搭便车的人也不要轻易答应。因为有些歹徒、包括年轻姑娘,专门等侯搭乘便车,上车后以威胁等手段诈取钱财。

2.夜间不要乘地铁

纽约的地下铁道极为脏乱,夜间更成为黑社会成员聚集之地。吸毒犯、盗窃犯、流氓、贩毒者齐集于此,气氛令人不寒而傈。如果对此不在意,那么出事之后,纽约的警官不但不会同情你,可能还要责怪你:“夜间乘地铁,不等于在鳄鱼聚集的水中游泳吗?出了错,责任在于你自己。”

3.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

Negro是英语“黑人”的意思,尤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所以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跟白人交谈如此,跟黑人交谈更如此。否则,黑人会感到你对他的蔑视。说到黑人,最好用Black一词,黑人对这个称呼会坦然接受。

4.不能随便说I am sorry

I am sorry和Excuse me都是“抱歉”、“对不起”的意思,但I am sorry语气较重,表示承认自己有过失或错误。如果为了客气而轻易出口,常会被对方抓住把柄,追究实际不属于你的责任。到时只有“哑巴吃黄连”,因为一句“对不起”已经承认自己有错。又如何改口呢?

5.谦虚并非美德

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但是美国人却把过谦视为虚伪的代名词。如果一个能操流利英语的人自谦说英语讲得不好,接着又说出一口流畅的英语,美国人便会认为他撒了谎,是个口是心非、装腔作势的人。所以,同美国入交往,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的能力,有一是一,有十是十。不必谦虚客气,否则反而事与愿违。

6.同陌生人打招呼

我们在路上、电梯内或走廊里,常常与迎面走来的人打照面,目光相遇,这时美国人的习惯是用目光致意。不可立刻把视线移开,或把脸扭向一边,佯装不见。只有对不顺眼和不屑一顾的人才这样做。

美国人清晨漫步街道时,若碰到擦身而过的人,会习惯地说一声“早上好”。当然,在行人较多的街道上,不必对所有擦肩而过的人都以目光致意或打招呼。

7.交谈时的话题

参加美国人的聚会时,切莫只谈自己最关心最拿手的话题。谈论只有自己熟悉的话题,会使其他人难堪,产生反感。谈论个人业务上的事,加以卖弄,也会使其他人感到你视野狭窄,除了本行之外一窍不通。

在谈话间,应该寻找众人同感兴趣的话题。医生可以大谈文学,科学家畅谈音乐,教育家讲述旅行见闻,使整个聚会充满轻松气氛。

应该注意的是,基督徒视自杀为罪恶,在美国,“自杀”这个话题不受欢迎,不论何时何地少谈为妙。

8.别忘了问候孩子

美国人讲究大人、孩子一律平等。到美国人家中作客,他们的孩子也一定出来见客,打个招呼。这时,千万不要只顾大人冷落了孩子。那样势必使他们的父母不愉快。

跟小孩子打招呼,可以握握手或亲亲脸,如果小孩子亲了你的险,你也一定要亲亲他的脸。

9.同性不能一起跳舞

同性不能双双起舞,这是美国公认的社交礼仪之一。同性一起跳舞,旁人必定投以责备的目光,或者认为他们是同性恋者。因此,即使找不到异性舞伴,也绝不能与同性跳舞。

10.莫在别人面前脱鞋

在美国,若是在别人面前脱鞋或赤脚,会被视为不知礼节的野蛮人。只有在卧室里,或是热恋的男女之间,才能脱下鞋子。女性若在男性面前脱鞋子,那就表示 “你爱怎样就怎样”;男性脱下鞋子;就会被人当作丛林中赤足的土人一样受到蔑视。无论男女在别人面前拉下袜子、拉扯袜带都是不礼貌的。鞋带松了,也应走到没人的地方系好。

11.女性不能单独喝酒

女性不可单独喝酒,如果单独喝酒或几个女性聚在一起喝酒,都被视为“正在等男士的女人”。不谙此情的妇女可能受到男士“毛遂自荐”式的骚扰。

12.不可在别人面前伸舌头

美国人认为在别人面前伸出舌头是一件既不雅观又不礼貌的行为,给人以庸俗、下流的感觉,甚至可以解释为瞧不起人。

小孩子犯了错,可以吐吐舌头,显得天真可爱,成年人千万不可这样做。

13.不可随便微笑

微笑可以带来友谊。但是在某些场合,微笑往往代表对某种事物的允诺。尤其是女性,最好不要无来由地微笑。因为暖昧不明的微笑,有时候会被误认为是“耻笑”,有时会被误认为“默认”,结果造成很大的误会。

14.座前通过要弯腰

在狭窄的场所,如在电影院从别人身前走过时,必须道一声“对不起”。这时候,美国人的姿势是背对坐着的人,低头弯身而过。这同欧洲人的习惯不同,欧洲人必须面对坐着的人,低头弯身而过。

15.宴会上切忌喝醉

在宴会上喝酒要适量,始终保持斯文的举止,这是欧美人士共守的礼节。

在美国人的宴会上,很少看到烂醉如泥的人。即使喝多了,也要坚持到宴会结束,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才可倒头不起。如果当场酩酊大醉,惹是生非,会招来众人的鄙视。

16.不乱送礼物

送礼必须送得有意义,例如朋友生日、同事结婚可以送上一份礼物,以表心意。但不能动辄送礼,这样对方不但不会感激,还会疑心你另有所图。

不知送何礼物为宜时,可以送鲜花。作客或参加宴会,鲜花总是得体的。香水和威土忌等也普遍受到欢迎。

17.外出前莫吃大蒜

美国人一般对气味很敏感,尤其讨厌闻到大蒜的气味。外出之前,如果吃过蒜,最好刷牙漱口。否则蒜味熏人,必定引起对方不快。

18.不为别人付帐

中国人的习惯是,几个好友一道出门时,总是抢着付钱买车票、门票等。但如果对美国人这样做,却不会得到他们的感谢。这种作法会使美国人觉得欠了人情帐,心理上很难受。美国人一起外出,总是各付各的费用,车费、饭费、小费无不如此。

19.使用洗手间之后

中国人的习惯是随手关门,厕所没人时最好关严。美国人则习惯厕所门开道小缝,表示里面没人。如果关严,意昧着里面有人,别人只好在外面苦等。

20.手势的含意

美国人指自己时,要用手指向鼻尖。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指指胸口,常会使他们不明其意,无法理解。

叫别人过来时,我们的习惯是招招手,这在美国人看来恰恰是“再见”。他们招呼人过来的手势是把手指向着自己,然后以中指和食指朝着自己,轻轻摇动两三次。

美国人有不少手势习惯,例如用食指和大姆指搭成圈,其余三个手指向上伸开,做个“OK”的手势,这就表示“好”、“同意”。

本文网址:http://america.calsunshine.info/articles/2006/02/28/003164.php

美国社交礼仪

美国社交礼仪

美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美国人为人诚挚,乐观大方,天性浪漫,好交朋友。在美国人看来,人缘好,善于结交朋友,是取得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不愿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甚至拒绝与他人接近的人,不仅个人心理上存在问题,而且对交往对象以及其他所接触的人,也是不够友好和尊重的。
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在日常生活中,美国人主张凡事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美国人的见面礼节,大约是世界上最简单不过的了。在一般情况下,同外人见面时,美国人往往以点头、微笑为礼,或者只是向对方“嗨”上一声。若非亲朋好友,美国人一般不会主动与对方亲吻、拥抱。
在称呼别人时,美国人极少使用全称。他们更喜欢交往对象直呼其名,以表示关系密切。对于能反映其成就与地位的学衔、职称,如“博士”、“教授”、“律师”、“法官”等,他们很乐意在人际交往中称呼的。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美国议员而言,称其为“博士”,肯定比称其为“议员”更受对方的欢迎。
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在待人接物中,他们喜欢在符合礼仪的前提下直来直去。与美国人打交道时,表现得过于委婉、含蓄,或是有话不明讲,他们不仅不习惯,而且还往往难于接受。
美国人的处世风格,总体上是潇洒浪漫。他们主张充分享受生活,凡事都要尽可能去尝试一下。在平时,他们喜欢笑面人生,爱开玩笑。跟美国人相处时,若是不明白这一点,就会无形之中拉开距离。
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美国人一般而论都有很强的好胜心,他们喜欢见异思迁,崇尚开拓,做起事来也会一往无前。
在人际交往中,美国人是不时兴向别人借钱的。他们认为,借钱应该上银行,找个人借钱就是索要的意思。


服饰礼仪
总体而言,美国人平时的穿着打扮不太讲究。尊崇自然,偏爱宽松,讲究着装体现个性,是美国人穿着打扮的基本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美国人大多宽衣大裤,素面朝天,爱穿T恤装、牛仔裤、运动装以及其他风格的休闲装。要想按照日常着装来判断一个美国人的实际地位或身份,往往是很难办到的。美国人认定:一个人的着装,必须因其所处的具体场合,或是所扮演的具体角色而定。在美国人看来,一个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去逛公园,与穿着夹克、T恤赴宴或出席音乐会,都是极为不得体的。
美国人非常注意服装的整洁。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衬衣、袜子、领带必然每天一换。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
美国人十分重视着装的细节。在美国人看来,穿深色西装套装时穿白色袜子,或是让袜口露出自己的裙摆之外,都是缺乏基本的着装常识。
在美国,一位女士要是随随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脱下自己的鞋子,或是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往往会令人产生成心引诱对方之嫌。

餐饮礼仪
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一般可以说是因地区而异,因民族而异。就总体而言,其共同的特征是:喜食“生”、“冷”、“淡”的食物,不刻意讲究形式与排场,而强调营养搭配。在一般情况下,美国人以食用肉类为主,牛肉是他们的最爱,鸡肉、鱼肉、火鸡肉亦受其欢迎。
美国人不吃的食物,主要有狗肉、猫肉、蛇肉、鸽肉,动物的头、爪及其内脏,生蒜、韭菜、皮蛋等。
在人际交往中,美国人有时会请亲朋好友们上自己家里共进晚餐。美国人看重的是这一形式本身,而在实际内容上却不甚讲究。美国人请客之时只准备两、三道菜,是极为正常的。
用餐的时候,美国人一般以刀叉取用。在切割菜肴时,他们习惯于先是左手执叉,右手执刀,将其切割完毕,然后,放下餐刀,将餐叉换至右手,右手执叉而食。
美国人用餐的戒条主要有下列六条。其一,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其二,不允许替他人取菜。其三,不允许吸烟。其四,不允许向别人劝酒。其五,不允许当众宽衣解带。其六,不允许讨论令人作呕之事。总之,美国人认为,在用餐时理当表现得斯文一些才好。


习俗禁忌
美国人对山楂花与玫瑰花非常偏爱。在美国,一说国花是山楂花,一说国花是玫瑰花。另外还流行一种折衷的说法,以玫瑰为国花,以山楂为国树。
在动物当中,美国人普遍爱狗。美国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对于那些自称爱吃狗肉的人,美国人是非常厌恶的。在美国人眼里,驴代表坚强,象代表稳重,它们分别是共和党、民主党的标志。
白头雕,亦名白头鹰或秃鹰,是美国人最珍爱的飞禽。它不但成为美国国徽上的主体图案,而且被选定为美国的国鸟。蝙蝠被视为吸血鬼与凶神,令美国人最是反感。
美国的国石是蓝宝石。
美国人最喜爱的色彩是白色。在他们看来,白色象征着纯洁。在此前提下,白猫也成了美国人很喜欢的宠物。它被视为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在美国,人们喜欢的色彩还有蓝色和黄色。由于黑色在美国主要用于丧葬活动,因此美国人对它比较忌讳。
美国人最讨厌的数字是“13”和“3”。他们不喜欢的日期则是星期五。
与美国人打交道时,一般都会发现,他们大都比较喜欢运用手势或其他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过,下列体态语却为美国人所忌用。其一,是盯视他人。其二,是冲着别人伸舌头。其三,是用食指指点交往对象。其四,是用食指横在喉咙之前。美国人认为,这些体态语都具有侮辱他人之意。
美国人在公共场合和他人面前,绝对不会蹲在地上,或是双腿叉开而坐。这两个动作,均被视为失仪之举。
美国人在跟同性打交道时,有不少的讲究。在美国,成年的同性共居于一室之中,在公共场合携手而行或是勾肩搭背,在舞厅里相邀共舞,等等,都有同性恋之嫌。
跟美国人相处时,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必要的。美国人认为,个人空间不容冒犯。因此,在美国碰了别人要及时道歉,坐在他人身边先要征得对方认可,谈话时距对方过近则是失敬于人的。一般而论,与美国人交往时,与之保持50至150厘米之间的距离,才是比较适当的。
标榜个性独立的美国最忌讳他人打探其个人隐私。在美国,询问他人收入、年龄、婚恋、健康、籍贯、住址、种族等等,都是不礼貌的。即使招工时,美国人也极少询问此类问题。
美国人大都认定“胖人穷,瘦人富”,所以他听不得别人说自己“长胖了”。与美国黑人交谈时,既要少提“黑”这个词,又不能打听对方的祖居之地。与美国人聊天时,要是谈及政党之争、投票意向与计划生育,肯定会导致双方“话不投机半句多”。在美国街头,千万不要搭理上“卖药”的人,因为对方极有可能是贩毒者。
不宜送给美国人的礼品有香烟、香水、内衣、药品以及广告用品。
在美国,切勿随意打骂、训斥孩子。不注意这一点,搞不好就会吃官司。

白色百合花不可作为礼物送人。

[1] http://www.bjyouth.gov.cn/gjzc/gjly/47242.shtml

Tips: 在美国订机票的小窍门

在美国订机票的小窍门

在美国订机票的注意事项如下:

1、最重要的要计划早。航空公司一般都有提前购票折扣。如21天、14天、7天、3天。不同时间优惠不一样。所谓“21days advance fare”,通常越早越便宜。

2、不妨多查几个不同时间或日期,基本上不同价格是根据不同舱位定的,一个航班有好多种舱位,有可能不同的航班上有不同的舱位available(视sell的情况而定,舱位之间的差价可从几十刀到几百不定),就导致价钱不一样。

3、可事先去expedia.comtravelocity.com等查一下,先了解一下基本行情。

4、然后可去check 各廉价航空:southwest(西南航空), 主要cover 西部和中部及部分美南。他们也不收改票的罚金。Jet Blue 主要负责从纽约出发的中长线(如去加州或佛州等),ATA 和TZ则是cover美西到美南,或是夏威夷等。美国东南地区机票相对较贵,建议自驾。 【加州阳光: http://www.calsunshine.info 】

5、通常最便宜的票都是nonrefundable不能退的,如要更改,$100手续费外加不同舱位差价--如果有的话,而且一定要在出发之前改,不然 no show 机票就作废了。

6、经常旅行者,建议累积miles,通常25000或30000点可换一张国内机票。如果是DELTA,又考虑暑假出行到热门目的地,最好能提前一年订吧。因为一个航班通常只有10个不到reward 机位。

本文网址:http://america.calsunshine.info/articles/2007/07/03/003277.php

Google